8月25日,东营市河口区第一中学1200名学生参加了一场军训拉练。早上6点多,天刚蒙蒙亮,操场上就站满了穿着迷彩服的学生,个个精神抖擞,准备迎接这场10公里的挑战。这不是简单的走路,而是要考验体力、毅力和团队精神的硬仗。
操场上,教官一声令下,学生们迅速站好队,动作整齐得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。校长助理陈再生站在队伍前讲话,声音洪亮,告诉大家这次拉练是为了让每个人学会吃苦,变得更坚强,还要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。他没说太多大道理,但句句话都说到学生们心坎里,点燃了大家的热情。
6点30分,拉练正式开始。1200名学生分成四路纵队,从学校出发,迈着整齐的步伐,朝河口区鸣翠湖前进。10公里的路程,听着不短,但队伍里没人喊累。同学们边走边唱歌,歌声在清晨的空气中传得老远,路边的行人都忍不住停下来看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。
路途不算轻松。早上虽然凉快,但走了几公里后,不少同学的额头开始冒汗,鞋子也磨得脚有点疼。有的同学背包带子勒得肩膀酸痛,但没人掉队。教官和班主任走在队伍两旁,不时喊几句口号,提醒大家保持节奏。有一个班的男生还主动帮女生背包,队伍里笑声不断,气氛热热闹闹。
走到鸣翠湖边的小广场,队伍停下来休息。同学们席地而坐,喝点水,吃点干粮,互相聊天打气。湖边的风景很好,微风吹过,大家的疲惫好像也被吹散了不少。休息没多久,教官吹响哨子,队伍又集合起来,继续绕湖往回走。路程过半,大家的步伐还是那么整齐,像是用行动告诉所有人:我们能行!
整个拉练持续了三个多小时,到上午9点半,全体学生安全回到学校。操场上,同学们站成一排,脸上带着汗水和笑容。虽然累得腿酸,但每个人眼里都闪着光。有的同学说,半路上真想坐下来不走了,但看到身边的同学都在坚持,自己也咬牙挺过去了。还有的同学觉得,平时老埋怨学习累,这次拉练才知道,真正的累是啥滋味。
这场拉练不只是走路那么简单。10公里的路程,让学生们明白了坚持的意义。一个人走可能会放弃,但一群人一起走,互相鼓励,就能撑到最后。学校的数据显示,这次活动没有一个学生中途退出,1200人全部完成任务。这数字背后,是每个人的努力和团队的力量。
拉练还让同学们更懂得团结。有一个班的队伍里,有个同学鞋带开了,旁边的同学二话不说,蹲下来帮他系好。还有个女生不小心崴了脚,班里的男生轮流搀扶她走完全程。这些小事,平时可能没人注意,但在拉练的路上,显得格外暖心。
活动结束后,学校操场上举行了简单的总结仪式。教官表扬了大家的坚持,班主任也鼓励同学们把这种精神带到学习和生活中去。学生们站得笔直,听得认真,不少人心里已经开始盘算:以后遇到困难,也要像今天这样咬牙坚持。
这场拉练,就像一堂生动的课。它没有课本,也没有讲台,但每个学生都在路上学到了东西。有人学会了坚持,有人懂得了团结,还有人发现自己比想象中更强大。10公里的路,成了青春里一段抹不掉的记忆。
回想整个过程,学生们不只是在走路,更是在用脚步丈量成长。鸣翠湖边的风景,队伍里的歌声,同学间的互相帮忙,这些画面都深深印在每个人心里。拉练虽然结束了,但那种不服输的精神,却会一直留在他们的青春里。
这场活动,也让人想起家里的那些事。就像一家人齐心协力干活,累是累,但心里暖和。学生们在拉练中互相扶持,就像兄弟姐妹一样,遇到困难一起扛。这不正是我们常说的“团结就是力量”吗?
中国有句老话,叫“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”。这次拉练,学生们用行动证明了这句话。他们顶着疲惫,完成了挑战,收获了成长。这种精神,不光是学生们的骄傲,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该学习的。谁的青春没点苦?但只要坚持,就能走得更远。
拉练的意义还不止于此。它让学生们感受到,生活就是一堂大课。学校的数据显示,过去三年,河口区第一中学每年都会组织类似活动,每次都有超过九成的学生表示,这样的经历对他们的成长有很大帮助。这次拉练,1200名学生全员完成,刷新了学校的记录。
活动背后,还有个让人感慨的地方。中国的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,不只是读书考试,还有这种锻炼身心的活动。河口区第一中学这次拉练,就是个例子。它让学生们在汗水中成长,也让更多人看到,中国教育在努力培养更有担当的年轻人。
这场拉练,就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学生们的坚持和团结。你有没有想过,如果是你,走10公里会坚持下来吗?每个人心里或许都有不同的答案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这种经历,会让每个参与的人,都变得更坚强。你觉得呢?